当前位置: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凯发k8国际唯一 > 范文大全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5篇) -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时间:2023-03-27 22:33:01 作者: 字数:43119字

第1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奇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三个倡导”24个字,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应总体考虑,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

在国家层面,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宣传阐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在社会层面,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

在公民层面,紧紧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宣传学习先进典型,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根基雄厚的崇德向善的人民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必然也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和日常交往之中,体现在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各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目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如果抓不好结合,就会造成“两张皮”;
如果制定的政策法规、设计的具体制度、开展的实际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就会变成“对台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结合起来,与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首先要在全社会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广泛进行宣传、深

入研究阐释,使之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同时,要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分类设计,梳理出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垒石成峰、功到渠成,引导人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

1.抓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社区为依托,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重点,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引导人们立足岗位学雷锋、走上社会学雷锋。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抓好孝敬教育。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至今,当代众多的孝敬典范有口皆碑,孝亲敬老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要大力弘扬孝道,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引导人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教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当时家风家教的典范。要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强以孝亲敬老为基础的家风家教建设,把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抓好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有害思想观念,导致一些人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任感下降,诚信缺失、造假欺诈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精心组织诚信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引导人们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

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把诚信作为管理的重要原则,推动有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4.抓好勤劳节俭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过去,生产落后、条件艰苦,需要勤劳节俭;
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同样需要勤劳节俭。在物质条件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思想严重起来,一些领域铺张浪费、豪华奢靡现象正在滋长,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懒惰和浪费损失的不仅仅是物质成果,更严重的是损毁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人的道德情操。要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崇高品格。开展全民性的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等活动,特别要突出节粮节水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单位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可以说,融入的程度,反映着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决定着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要下力气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1.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各行各业虽然领域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机关、学校还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无论是生产经营领域还是社会服务领域,都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各方面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各行各业要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行风评议,规范行业行为,彰显正确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行业本领域深深扎根。

2.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们的有效方式。要有内涵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

3.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我国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各方面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要充分发挥(更多好文章请关注www.haoword.com)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强化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4.创新工作方法手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契合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微”字上下功夫。现在,网络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运用文艺表现形式,在以文化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运用各种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运用先进典型宣传,在示范引导上下功夫。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重大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把重大典型宣传与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宣传结合起来抓,形成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结构,产生覆盖全面、远近皆宜的示范效应。四是在公益广告宣传上下功夫。这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要制作刊播一批“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作品,突出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同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发挥好公众人物的作用,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共同践行的生动局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有力有效加以推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观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道德支撑。

《 * 》( 2014年03月05日 06 版)

第2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雷锋精神学习读本》的几点体会

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李少华

2014-3-29 5:33:28来源:《 * 》( 2014年03月29日 04 版)(原题:学习雷锋精神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是***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5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长盛不衰,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经过50多年的学雷锋实践,雷锋的名字深入人心,成为一个表征崇高精神人格和道德理想的文化符号,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扩大雷锋精神的文化影响力和价值渗透力,让雷锋精神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组织编写了一本专门阐释雷锋精神的通俗读物——《雷锋精神学习读本》。通过学习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价值理想;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概括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雷锋精神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教育青年的重要成果。雷锋出生在旧中国,成长在新社会,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衷认同并信奉党的宗旨,努力按照党的要求做人行事。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反映了党的宗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凝结崇高理想信念、制度价值精神和个人道德品格于一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高度契

合,代表了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和高尚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雷锋精神的内在灵魂,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

二、雷锋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任何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和弘扬,都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价值理念。要想让人们认知认同,需要有形象的表达,只有让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才能走近群众、深入群众。雷锋以其亲身经历、点滴小事和朴实的话语为我们形象阐释了崇高精神的价值内涵。雷锋在世时,他就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雷锋去世后,“学习雷锋好榜样”传唱不衰。1997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仅北京的观众就达128万多人次,充分说明了雷锋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现在,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歌曲,以及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都已经成为我们传播崇高价值理念、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鲜活教材。这些鲜活教材,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好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读本》用雷锋自己的话语和雷锋故事来诠释雷锋精神,用老百姓能听得懂、愿意听的朴实语言来解读雷锋精神,让人读起来可感可亲可信,使崇高精神与平凡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拉近了读者与雷锋的距离。

三、着力增强雷锋精神的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经过50年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雷锋”两个字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在讲好雷锋的故事,用好用活雷锋这个“品牌”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雷锋精神的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学习《读本》,我认为,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大力挖掘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雷锋精神的亲和力。要用充满时代感的,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增强雷锋精神的时代感和立体感,拉近雷锋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让人们觉得雷锋并不遥远,雷锋精神就在身边,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像雷锋一样。二是要总结我们党和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的传播力。要多层次搭建平台、多方面创设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倡导和传播雷锋精神,当前,特别是发挥好互联网的传播作用、雷锋纪念馆的阵地作用,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要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通过文艺作品、影视节目塑造国民价值观的经验,在文艺和影视作品创作中渗透雷锋精神,不断增强雷锋精神的传播力。三是要把弘扬雷锋精神和践行雷锋精神统一起来,着力构建

学雷锋常态化机制。要发挥好党员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发挥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推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争当雷锋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事迹,以实际行动传播和培育先进价值理念,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雷锋精神的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

第3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有利于汇集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
有利于培育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
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价值反映,凝聚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激励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法治、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当自觉遵循的道德准则。“三个倡导”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适应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衔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偏离的根本价值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都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导向作用、整合与规范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未来改革的路线图,全会决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发展的成

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导向,以及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等理念将更加彰显。强调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应对了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难点和挑战。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思想,贯穿改革全过程,将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让人民满意、为人民造福,应当成为检验改革的根本尺度。必须明确,改革不仅要求效率,也追求公平。今天我们深化改革,一定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新的着力点。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和改革的普惠性,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廓清改革的方向、凝聚改革的力量。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面对国际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市场经济、商业社会、消费社会、咨询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用交流、疏导、讨论、说服的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从而汇聚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先进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的特点,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包容,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践表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软实力的实质是文化魅力,基本特点是靠自身的吸引力发挥作用,而不是通过强制力发挥作用,是“同化的力量”和“感化的作用”。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就失去了魂,没有了方向和引领。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关键,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第4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造统计新辉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价值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生命力,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展现。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尊

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
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

做进家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道德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洁生活情趣,坚守***人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形成的与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可以说,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共

同价值追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只有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宣传教育和引导示范,又要注意包容协调和兼并吸收,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壮大其精髓。

此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更重形式的文化产品文化和服务,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多方面的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作为统计工作者,走向规范统一的中国统计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要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愿望与祖国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识大局,顾大体,积极投身到国家发展建设的大潮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真实可信的基本道德观,科学严谨的基本工作观,创新进取的基本人生观,服务人民的基本宗旨观。”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

建堂对统计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统计的核心价值观是统计事业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统计工作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统计思想观念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作为统计工作者,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统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要牢固树立统计的核心价值观。

统计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社会发展的诊断书。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统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搞统计工作的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职责,用统计核心价值观指导、规范我们的统计行为,使之真正融入统计工作全过程,渗透到统计事业的各个领域,涵盖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提高统计调查水平,努力创造统计事业新辉煌!

马尔康县统计局

2014年6月12日

第5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尊敬的党支部: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用了上千年,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用了几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作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科学内涵等的认识。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价值期盼,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进一步明确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分步实施,脚踏实地加以推进。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价值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许多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方针原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体现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探索和最新认知,其中许多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所接受。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把那些最富有时代精神、最富有实践特色、最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挖掘整理出来,使其成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理论根基。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要针对一些人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从理论上讲清楚价值观从来都是具体的、社会的,抽象的共同价值观是不存在的,完全移植西方的价值理念只会把社会主义中国搞乱。

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在方方面面共同推动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解放军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这既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的过程,也是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要鼓励不同城市、各行各业结合实际提炼自己的行业精神、城市精神,为最终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经验。要以适当方式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进行讨论,吸引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整合多样化思想意识,推动形成社会共识。

汇报人:haoword

2014年6月25日

网站地图